教练分享 | 自我觉察的力量




【导言】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专家,没有任何人比别人更了解自己和自己遇到的问题,自我觉察就像是帮助自己在现实与解决方案之间架起一个桥梁,清晰自己当下的现状,未来的目标,以及所要采取的行动计划。向内求,每个问题都会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自我觉察,这是一个曾经对于我而言非常虚的词。自我,似乎天经地义是自己最熟悉的对象。


在教练学习前,我有反思的习惯,而且非常喜欢征求他人视角的反馈,以为这就是对自我清晰而充分的认知,暂且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为觉察1.0阶段。这个阶段自诩理性,但领导反馈什么都好,就是情绪波动大。想改变可是无法控制住自己。


随着教练学习的深入,在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时,有了更多的工具进行自我教练:


● 把情绪当做信使,用更细腻的情绪颗粒度表达自己;

觉察自己在PAC中的自我功能状态;

观察自己在问题架构还是结果架构中;

注意自己使用语言中的扭曲、删除、概括;

分析自己情绪、行为背后的信念、价值、渴望、自我;


再通过与同学们的练习和MC,深度挖掘自己的模式。此时,可称为我的觉察2.0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评价自己有着比较健康的自尊水平,情绪明显平和,对生活满意,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大多数时间充满动力。此时比较困扰我的是,大多数我的议题在结尾时都会指向“自我不接纳”。幸福的生活背后隐隐也觉得有东西不对劲,但是具体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近期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像只要抱着好奇,生活充满了“刚刚好”。能量不断蓄积,时机成熟的时候生活就会释放多一些精彩给我们看见。


几周前抱着逼自己一把加入了“来练“训练营,几周来每天思考如何诘问、每天观察生活打卡、每周作为外圈旁观3场练习听老师点评、每周要思考自己的思考,让一个有思维惰性的自己强打精神去应对,也感受到自己思考与否时的巨大差别。


同时,在繁忙的二阶学习之余,还抱着去放松放松的心态和好奇,报名了4周正念工作坊。“要快“的自己在三周的实践后,慢慢地慢下来,每天给自己一点点时间,与当下那个自己独处。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巧遇“的积累加上几场对我有触动的同学练习,我的领悟能力到达了合适的时刻,今早晓晴老师的MC点评让我有了醍醐灌顶、非常强烈的感受。


晓晴老师说我不用证明自己,我就是我,我是最好的。虽然感觉以前也听过类似的点评,但昨天就觉得那个moment到了,听得懂了,得到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当我看见,无论是每场MC会将“意义“写红色大字在本子上提醒自己、还是曾经一场全在执着问”那你今天希望拿到什么结果“而不顾客户情绪的自己、还是今天一直使用“那接下来你希望我们聚焦在哪里”的自己、那个希望总结议题类型提炼突破口的自己、那个工作中一定要梳理出体系、那个一定希望自己的认知地图完整因为达不到而不自信的自己等等,背后都是一个害怕不确定性,一定要有参照物,找到后会紧紧抱着“一招鲜“很难达到灵活的自己。


我所谓的“参照物”,如同学游泳时的浮漂、受伤后的拐杖,紧紧抱着它们。在最不安的时候,它们是曾带来过安慰,但不学习放手,我将无法到达自如的阶段。


那个被晓晴老师照见的时刻,是一个强有力的“啊哈”时刻,进而产生强烈的想要改变的力量。


自此,我觉得我进入了自己的觉察3.0阶段。


我只能掌握我所觉察的事物,我无法觉察的事物却掌控着我。


不断的觉察,给了我主宰自己生命的力量感。不过不着急,慢慢来,保持着好奇,生命更多的刚刚好会降临。




作者:RONG



阅读 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