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个目标,方法和意愿哪个重要?



作者:Jenny




有这么个测试,题目是:完成一个目标,方法和意愿度哪个重要?


A.    方法50%,意愿度50%

B.    方法80%,意愿度20%

C.    方法20%,意愿度80%

D.    方法0%,意愿度100%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我选择了A。在逻辑脑的思考维度里,光有意愿不行,还得讲究方法。


但其实这道题的最佳答案是D!


为什么呢?


因为当人们拥有100%的意愿度去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心无旁骛全身心聚焦在获取方法,实现目标这个思考行为模式里。内心有一个笃定的信念支撑这个目标一定能达成。


当目标未达成,遇到困难的时候,停下来看看目标方向是否清晰,客观,现状如何 ,阻碍在哪里,方法还有哪些?经过这样的提问与思考,有助于人们清晰目标,识别阻碍,同时找到更多可能达成的路径。但凡人们为自己构建出来一个目标必定能达成的信念,那么方法就一定是可以找到的。


正如在一场教练约谈里,教练为自己构建的信念就是——坚定的相信客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与资源找到办法去解决眼前的这个问题。


信念体系里没有失败这一说,那有且仅有的就是事情一定迟早能成的信念。方法,知识在互联网时代触手可及,令稳健必胜的心态尤显重要。


心理学有一个工具叫“认知三角”,可以作为理论基础。




信念/价值观、情绪、行为这三个变量合在一起构成认知三角形。它们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信念是情绪产生的源头,情绪引发行为,行为又会反过来强化影响信念。事实上情绪不是由某件事而直接产生,而是由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及背后的信念系统所引发,事件本身并无好坏对错之分,而人们的认知与信念系统可以赋予事件好坏对错的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信念是难以觉察的,因为人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想法,如果类比人的大脑是一台电脑,那么信念就是电脑的操作系统,吊诡的是,电脑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被提前写入的程序在操控运行着。很多时候人们都直接忽略了这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而认为这就是事件的全部客观事实,然后生发出这样那样的情绪反应,并对应采取这样那样的行为。


当人们想要达成目标时,比起过多埋头于研究方法,正心正念于当下,全然地相信自己一定行,更易拿到想要的结果。




阅读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