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是如何陪伴客户,在语言所构建的世界中行走的?



作者:Jenny




人类的语言,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还有表情、语气、肢体语言。即便是沉默,那也是一种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容器,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和工具,同时人与人所处的环境也被语言塑造着。


一个人没有办法全然的理解另一个人,即便是双胞胎都做不到。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对方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每一秒都在他身边,井且只观察不加任何的主观评价。


教练的作用,是在一场约谈中,去澄清客户语句中所表达的意思、脉络、理解、意义,并尝试着把重点放在客户的某句话,甚至是某一词的个性化理解上。把看似统一的理解剥离,找到客户自己的理解,同时也帮TA看到他人有着不同理解的可能性。



在NLP的课程里,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叫做语言检定


语言检定是去发现客户话语中出现的某些模式,从而把导致困扰的深层结构数据呈现出来,打破一些限制性信念。


这个数据包括通用语言和私人化语言,教练的作用更多是帮助客户客观看见自己所独有的私人化语言


通用语言是指一种外化的,如地域性的,文化传统类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主流价值观等广泛传播的,是一种外在的又几乎是浸泡式地输入给个体的部分。


而私人化语言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这个个体的视角,对事情经由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的感观体验,个人所诠释的意义之后所呈现表达出来的部分。


那么教练在一场约谈中要检定语言的什么呢?


是那些人们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之前早已无意识完成的编程程序,这些程序通常会以三种主要模式呈现,分别是:扭曲、概括删除



>>>扭 曲


1、臆想式


客户基于自己的臆想对未发生事件进行推断得出的结论,并非一个事实。举例:“他一定不会同意。“


事实上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过往都不同意的情况与此次是否同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因果式


客户进行简单归因。举例:“我这次考试没考好都是因为太紧张了。


事实上未必,可能是没学会,可能是没复习…其实会有很多可能性。


3、相等式


客户的内心有一个x=y的等式。举例:“我给他发微信,他一直没有回,一定是不爱我了。“


事实上未必,当我们开放可能性,会有无数可能,比如:手机被偷了,睡过头了,不知道如何回复


4、假设式


客户的内心有一个前提假设。举例:家长说 “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不会做呢?”


这里家长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所有人都应该会做简单的题。事实上未必,对家长简单未必对孩子简单,孩子可能压根就没学会,孩子可能极其不喜欢这个学科…在这个前提假设下,阻止了家长对这个现象其它可能的诠释。


5、虚泛式


句子中使用的词汇,每个人的理解的状态和程度都不一样。举例:我已经非常努力了。


事实是并不清楚客户的努力是以什么标准在衡量,如何定义其状态、程度、频率,需要把词语归还到相应的语境中,用描述性的语言举一个例子。




>>> 概 括


1、以偏概全式


以一种经验去认定所有类似情况都会同样如此,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与机会,大概率会伴随着修饰频率或程度的词如:所有、永远、从来、绝对…


举例:家长说“他每次写作业都要我看着才能写。“


事实上未必,是从来没有一次是自己写的吗?一次的定义是什么呢?自己写了5分钟算不算自己写的呢?化解的方法是找出反例或者顺应其意夸大到大家都感到荒谬的程度。


2、能力限制式


对事情的合理性或可能性有一些限制性的信念,这些信念筑起的框架使说话者看不清事情可以有的解决或者突破,一直卡在思想困境中不能动弹。


举例:我不可以放弃。/我必须要战斗。


这个不可以是从哪里来的规定?这个必须又是谁要求的呢?这里的“不可以“与”必须“所应对的策略是仅有的,当我们跳出框架,面向未来想要达成的效果,反推回现在的情境未必只有这一个策略,是客户自己将自己的思维所限制住了。


3、价值判断式


很明显体现出一个价值的判断,但没有说这个判断的来源。


举例:我这么做真是愚蠢至极!


这里客户对自己有一个明显的价值判断,但是这个价值判断是从哪里来,是否有其它的角度和可能性。只有蠢才会导致了这个结果吗?这样的做法在针对其它情境下,还会被称之为蠢吗?这里需要客户看见自己有这个“价值判断“后,才有可能将思维局限开放。


>>>删 除


一句之中,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等不够清晰。


举例:听说是这样。


这里可以有许多好奇,谁听谁说了什么,当时原话是什么,听见的人如何理解?这类看起来不进行澄清似乎大家也能听明白的句子,其实更需要做一些澄清与核实,经由客户将那些被删除的信息还原显示出来,这样双方的认知与理解的差异才有机会随之减少。


教练陪伴着客户在其用语言构建的世界里行走。一路充满好奇与开放,充满接纳并且无评判,又时常通过发问、反馈扮演一面会说话的镜子,帮助客户看见自己,去激发客户开发自身潜能去自主地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做出在当下情境下更优的选择。



写在最后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向别人表达理解似乎就在表达认同。但其实理解并不等于认同——理解他人,只是打破自己认知的局限性,用好奇心去接纳各种认知以外的可能性。


这里用“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之一吧。






阅读 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