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对事实和评论的观察


作者:黄欧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第一次讲到这句话时,我的感受是“太夸大其词了吧!”


周一参加了May老师的《非暴力沟通》课程之后,老师让我们接下来一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观察周围人的话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评论。带着一份好奇心开启了一周的观察,改变了对书中这句话的认知。


下面有两个例子,是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日常表达。


例子一


有位部门负责人认为部门一位新入职的下属不匹配岗位,想要在试用期内劝退,我找这位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解情况。


我们在会议室坐下来,部门负责人第一句话是:“我感觉**的性格不是很合适这个岗位”。


听到这句话时,我对这位部门负责人判断“下属不匹配”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因为这句话是一句评论,没有事实的支撑。


我花了十几分钟与部门负责人确认下属的行为有哪些,结果却发现:部门负责人描述的下属的行为仍然是评论,且都与“无法胜任岗位要求”无关。比如:部门负责人描述“他不与其他同事交流”、“他不主动跟带他的人请教”。所以,我仍然无法判断下属是否符合劝退的条件。


那么,部门负责人如何向我表达才是描述的事实呢?


比如,部门负责人可以说:“我观察了两周,在这两周中他没有跟上级、同事请教过如何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最终他工作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工作未按时完成。”


例子二


有一天下班后刚回到家,我家老人就对我说:“今天有个事才气人呢!”


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圈圈(我家小朋友小名)到小依家看了四个小时的电视,小依家保姆一点也不管,任由他们看一下午。请这样的保姆有什么用?”


听完这句话之后,我的回应是:“不要评判别人,把自己家小孩管好就行了,你这样评判别人,圈圈是感受得到的。”


老人一脸不悦地闭了嘴,这场谈话在不愉快中结束。


整场谈话没有一句是事实,全部都是评论,唯一看起来像是事实的“看了四小时电视”很可有也只是老人夸张的判断。



很简短的两段对话,事实的部分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评论。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场景也是如此——不是先描述事实,而是表达看到事实后对事实的诠释。


比如,我家老人说的小依家保姆一点也不管任由他们看一下午一点也不管是连说句劝说的话也没吗?还是保姆关了电视,却又被两个小孩打开了?并且,小孩撒泼打滚,保姆没办法控制,只能妥协?


这种可能的事实之间差异非常大,保姆的为人也因两种不同的可能性事实千差万别:


  • 第一种是保姆是没有责任心的人;
  • 第二种是保姆有责任心,并且,因是照顾别人家小孩无法过于严厉而很无奈。

但老人直接评论为“请这样的保姆有什么用?”显然,老人诠释的保姆是第一种为人。


这也不难看出,最终的评论与事实之间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我们自己却认为有理有据,因果关系充分。


上面我跟老人的对话,也全部都是我对老人的评论:


  • 我评论老人在评论别人;
  • 我评论老人的行为是不对的;
  • 我还评论老人的行为对小孩有坏的影响......

这些全部都是偏离事实的,甚至与事实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在那个当下,我却认为我的结论是有真实的事实,充分支撑并完全正确的。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回到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的句话,经过实践,深刻的认知到要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甚至,都还没经过思考,大脑就已经把事实扭曲并诠释了。


同时,我也认知到非暴力沟通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项技能,是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实践才能习得的也更加理解May老师让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练习的意义。


我们一直以扭曲事实直接诠释后给出评判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沟通交流阻碍了与他人的连结。因为谁都反感被评判,所以,才非常有必要训练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这种沟通方式就是非暴力沟通,而第一步就是分清事实和评论看清了事实是什么,就不会主观臆断地评判别人,切断与他人的连结。



阅读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