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



作者:黄欧




日常中有很多人际关系冲突都是因为:没有站在他人角度思考而是只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造成的


在教练约谈中也因此经常会因教练让客户站在冲突方的视角重新思考时,使客户的问题得到解决。


比如,客户说:跟同事约定了截止日期,还没到期同事就不停来催资料,我就会很烦躁和生气,就像是我不尽责、拖延一样,让我感觉他不信任我、指责我,我想要调整自己不产生烦躁和生气的情绪而影响到与同事的关系。


教练问客户:同事不到截止日期就来催你,除了是不信任和指责你以外,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吗?


客户于是站在同事的角度思考,想到同事可能是他自己不安心,害怕完不成任务,他这样催是为了安抚自己的不安心,而且也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


有了这样一种理解后,客户觉得同事其实挺值得同情的,因而不再对同事的行为产生烦躁和生气的情绪。而是在准备同事再催时,给予同事安抚并告诉同事自己会在什么时间完成,让同事安心。


既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冲突,还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什么我们无法总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呢?


  • 一个原因是作为人,本能地会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当发生利益可能受损的情况时就会本能地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无法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导致无法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和背。景差异,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对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导致无法理解其他文化或背景下的观点和情感。就像看《老友记》会经常get不到剧中的笑点一样。


  •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或经验,使我们无法理解和感受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就比如,家里的老人对我说坐骨神经痛时,我无法理解到底有多痛,以及这个痛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如何才能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从而避免冲突和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呢?


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 不预设自己的理解,而是将自己的理解变成“是我理解的这样吗”的疑问,带着疑问继续倾听和观察。

比如,同事说“你怎么还没做完”时,我们可能会理解为他在指责我,那么就将这个理解变成疑问:“他是在指责我吗?”


然后,继续倾听对方说什么。同事可能接下来说的话是:“需要什么帮助吗?”


看,其实同事是在关心我们,如果立即将同事的前半句话理解成指责的话,就很可能会立即反击而造成双方之间的冲突,不仅辜负了同事的好心,还使双方之间的关系恶化。


  • 其次是多提问、多确认。


当自己不理解对方的话语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理解了对方的话语时,主动向对方提问或确认对方真实的意思,以免错误解读了对方的意图。


比如,老公对我说“你要多带带孩子”,我不确定他是否在指责我带孩子太少了,我就可以进一步向他确认:“你是说我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希望我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吗?”


没想到老公却说:“孩子说了好几次想跟妈妈玩,妈妈都说没空。”


原来他只是转达孩子对我的期望,没有指责我的意思。



  • 还可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或处境下,想想自己在同样的位置上或处境下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观点

比如,同事第一次做主持,来寻求帮助说:“我好紧张,怎么办?”


如果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自己已经经历过很多大型的主持,可能会对他说:“没事的,台下就几十个人,没什么好紧张的。”


而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下思考时,就会感受到第一次站在台上,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紧张是很正常的,从而给出的安慰就会不一样。


  • 再者,可以探索不同的角度。

不局限于一个角度,尝试探索其他可能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考虑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利益,以及他们的立场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同事最近一周天天迟到,那可以思考有哪些原因,而不是马上给他贴个违反公司制度的标签——他有可能是最近生病了,有可能最近家里出了什么意外的事,有可能上下班通勤路程变远了,还有可能乘坐的车改道或停运了。


那么带着不同的角度思考时就不会立即采取措施给同事一个处罚,而是会跟对方先进行确认了解清楚情况,从而避免误会和冲突。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最核心的是持有同理心、保持开放和尊重的心态,才会不将自己放在第一位,当不将自己放在第一位时,自然会有更多耐心倾听、提问、确认和理解他人。




阅读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