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相信客户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



作者:大殷



在我刚开始练习教练时,常常会因为评判自己提出的提问而脱离教练状态——


  • 当问出一个混乱封闭糟糕的问题时,会觉得懊恼、从而开始不停的冒出自我否定的想法。

  • 当问出一个让客户哦吼的问题时,会觉得暗爽、窃喜,但很快又会因为担心接下来问不出高质量的问题而担心、彷徨、陷入纠结,最终因为后面展开的一系列想法和评判,又让我失去了教练该有的OK状态。

经过我的反思,发现自己之所以会脱离教练状态都是因为:在想法产生的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想象中的“我”(超我),当把这个“我”和客户的话题搅在一起时,就进入了自恨循环(辉煌、无助、归咎),负面情绪也就此产生了。


同时,这个“我”还会放大负面情绪,情绪又继续放大负面想法,它们会因彼此的存在而无限增长,这时就会出现“越想越纠结”,“越想越糟心”,负面情绪不断膨胀的情况。


问出的问题好坏都是已发生的事,自己因此而生起的情绪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些发生了的我都改变不了,所以,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想法、评判上


人从面对刺激到做出反应,发展顺序依次是:事实——想法——情绪——行为。在此过程中,想法往往出现的时间极其短暂,甚至来不及让自己有所察觉就会瞬间过度到情绪层面(系统一)


当我做到能觉知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评判时,我以为我成了,结果又一个深藏在我习性中的拦路虎出现了——用逻辑思维讲道理!


每当我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存在评判时,我开始用头脑跟自己思路清晰的讲道理:应该如何如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赤果果的“井剧本”有没有Expression_10@2x.png


自己说服自己,自我合理化,逻辑自洽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我发现自己又卡住了——我突然开始不知道怎么做教练,怎么提问了!


之前所谓的道理再也不能说服自己,最终在MC2连拿3B后迎来了一次彻底的崩溃。


但,人的成长不就是重复在崩溃后重组嘛!这个我熟。



我个人习惯在重组过程中翻翻国学,因为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里面很容易找到重组的方向。

拗口的原文太多了,我的收获翻译成白话就是:解决问题方法一定在比问题本身更高的维度。


我之前尝试用新想法去压制旧想法,在头脑中升起一个二元对立的好和坏,用所谓应该的去替代不应该的,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两种想法依然会冲突、纠结乃至同归于尽陷入崩溃……


我从国学中找到一个适合我的方法,就是:当下。一旦觉知自己陷入情绪,就要安静下来,用心去觉知挑起情绪背后的想法和评判(信念价值观)


何为觉知?觉知就是放下头脑里的一切念头想法,安安静静不介入的观察。(如果会正念冥想更有助于进入并安住在这个觉知觉察的状态中。)


在我以一个第三方视角安静的观察那个出现的超我以及陷入纠结的自我是如何互相评判时,一个被觉知“修复”过的正念随之出现了(本我),从而带我从自恨循环进入自爱循环。


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相信客户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不因为客户的议题就化身自诩正义的拯救者是作为一个教练最基础的素养,让我们在“我OK,你OK”的路上一路前行吧!



阅读 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