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孩子幼升小,我学到了什么?



作者:黄欧



孩子升学,如何给孩子择校,这是很多家庭都将面临或已经历的问题。我家孩子明年幼升小,准备孩子上学的过程让我有很多新的学习,也打破很多固有认知。


01、孩子上学是需要规划的


孩子上学最好的规划时间是至少提前1.5-2年,无论是买学区房读书,还是积分入学,都需要花大量时间了解政策、选片区、选学校、看房、办理相关手续,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特别是有些地区政策本身就要求至少提前一年办理某些手续。


我之前认为我又不鸡娃,而且应该更重视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因此孩子上哪里的学校影响不大,一幅“躺平”的态度。而这次在准备孩子上学事宜中才发现,教育环境也同样重要,孩子每天与学校、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与父母一起的时间。


因此,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就很重要,而躺平就想上个好学校的概率极低。


02、不要被自己大脑的某些臆想断送重要的可能性


我家是住在深圳旁边的城市,孩子和大人的户口都不在深圳,也没有在深圳买房,只是先生在深圳工作了两年多。


当初先生提了一嘴“要不要考虑孩子在深圳上学”,常规思维来考虑的话,没房、没户口、社保才两年多,怎么可能在深圳读得了书呢!


如果我们都以这样的臆想来决策,我们会立即否定这个方案,也就不会有更多可能性。尽管当时我们觉得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可以先了解更多信息看看


于是,我和先生分工合作,他向他小孩已经在深圳读书的同事们打听信息,我则在网上找所在片区的入学政策。


综合了解下来发现:以我们的条件竟然有可能在深圳读到公立学校,只不过需要先生转户口,而先生也满足户口迁入方式中的一种。


再整体了解下来,深圳的教育重视程度、教育质量比我们所在的城市整体水平要高,就这样,孩子读书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多选择。



03、明确并专注于核心需求


在做某件事时,经常会被非核心需求“分心”影响决策


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在教育质量更好的地方上学是核心需求,但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被非核心需求干扰。


比如,婆婆首先提出来,如果到深圳读书,一直租房不买房?要买房的话,房价那么高,我们的负担会更重。


严格说来读书和买房是两件事,只不过因换了个城市读书这两件事才有了联系。并且买不买房由很多因素决定,而不只是读书这一个因素。


另外,回到“在教育质量更好的地方上学”这个核心需求上时,我发现买房并不是实现这个核心需求的要素,而是按入学政策要求转户口、租房办租赁凭证这些才是重要要素,买房只不过是婆婆心中对“家”的执念。


当专注于核心需求时,更能判断非核心需求的影响程度,也更清晰自己是否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而不是混为一谈。


04、带着好奇心和批判思维收集和处理信息


除了收集政策信息,还需要收集学校信息、往年录取情况等等。而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非官方渠道的。需要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思维。


比如,在收集片区内学校信息时,网上有很多关于学校排名的信息,我发现各渠道的信息大致相同,只是一两个学校排名略有不同。


多一些好奇心下我在想:这些排名是按什么标准排的呢?网上这些说的好学校跟我自己心中对好学校的标准一样吗?


是,我不只是找学校排名的信息,还关注各个学校的公众号、视频号来了解学校,多方了解后发现,网上排名的与我心中的其实并不一样——网上是以学校的名气和历年考试成绩来排的名,而我心中的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开放、创新。


再如,租房如何算积分这点上,中介告诉我只要租了房就有积分。刚开始我相信了中介的信息,因为我觉得中介经手了那么多租房案例,对政策的理解肯定比我清楚。


但后面我再仔细阅读政策条款时,感到疑惑,好像与中介说的不太一致,我开始质疑中介给的信息到底对不对。于是想到政策是教育局制定的,问教育局才最准确,所以打电话到教育局确认,果然中介给的信息有误。


有了更多好奇心和批判思维,就不只停留在表面信息,也不一味相信信息,让我收集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05、放下执着,回归理性


对于一个新事物,在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执念,进一步影响到后面一系列的判断。需要不断地清除执念,回到开放的心态,回归理性,才能做出更客观的判断和决策


了解片区内各学校情况的过程中,我对有个“创新学校”产生好感,这所学校流传的口碑也不错,而且觉得很符合我对好学校的标准,也很适合孩子的特点。于是执着要进这所学校,认为进这所学校才是最适合孩子的。


我向学校了解到去年是招到四类,我们属于三类,我就判断肯定能上。但好几个中介都告诉我明年不一定能上,因为学校旁边有三个新楼盘陆续交楼,会挤掉一些名额。


而我因为这份执着,再通过我自己的了解发现只有一个楼盘能参与到明年的竞争中,我产生了搏一把的心态。


其实,此时的我也感受到自己有一些陷入到执着当中,所以去实地考察时,还选了另外一个片区的学校同时考察。


在实地考察下来,“创新学校”片区非常偏远,上学路程远,居住环境也不好。而且成本与同时考察的另一个片区相比一样高,而另一个片区则是中心区,居住环境、上学便捷度要好很多。


此时,我的执着开始有一些松动,同时意识到我对“创新学校”及其他学校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的,也不一定准确。因此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选哪所学校和哪个片区,于是又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其他学校。


在了解的过程中才发现,其他学校也并不比我之前认为的“差”。而之前因为执着“创新学校”,在收集信息时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有很多信息被忽略掉了。


客观了解信息后,也看到自己之前搏一把的心态不客观,风险很大,还不一定就选择正确。所以,重新调整了对片区和学校的选择。


之所以能有以上这些学习,是基于在学习教练的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教练的心态就是保持开放、好奇、灵活,教练的状态则是有觉察、中正、脚踏实地


教练的心态和状态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受益。



阅读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