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修炼功法践悟(下)
作者:杨红淇 Helen
教练学习是一条无止境的修炼之路,谁练谁知道。Helen结合自己的实践体悟,将感触最深的几点熔炼成《教练修炼功法践悟(上)》、《教练修炼功法践悟(下)》两篇内容与大家共修。
3、教练修炼功法践悟:有效反馈三三制
我们都知道教练过程中仅提问引发客户觉察是不够的,特别是客户的觉察被阻解不开那层“纱”的时候,需要教练的直接反馈,让客户能有不同角度的看见,引发新的觉察。
教练反馈对我们初学教练的时候比提问感觉更挑战,反馈常常有三个共性误区:不能、不敢、不当。
- 不能反馈Can’t Feedback
我们都知道教练的“相信哲学”,相信客户本自具足,相信客户自己知道答案,教练不给答案。所以初学教练我们会觉得教练不能直接反馈。
- 不敢反馈Don’t Dare
有时教练有自己的洞察发现,比客户自己看到请清楚,所谓“当局者迷”嘛,但教练担心自己看“穿”了客户,反馈出来会不会让客户不舒服影响教练氛围,所以不敢反馈出来,让教练进程无法深入下去,停在表面。
- 不当Inappropriate Feedback
初学教练有时把握不好反馈的时机,或者反馈的时候会带着拯救者心态,引导层分比较重。
如何才能恰如其分的反馈引发客户新觉察呢?
这里分享反馈三原则和反馈三内容,让我们教练中的反馈更有的放矢。
反馈三原则
- Clean干净:教练的反馈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支持客户看见原本的自己。镜子上如果有东西,就会挡住照镜子的人,所以教练反馈需要觉察自己是否有自己的“人欲”,是否带有自己的主观评判。
- Clear清晰:教练的反馈对客户来说要清晰明了,教练需觉察自己的反馈里是否有“删除、扭曲、概括”,是否有引起歧义的自己的概念化。
- Simple简洁:这个原则不难理解,ICF PCC能力行为标识明确表述“7.7教练使用的语言通常是清晰和简练的”。清晰和简洁训练起来相对容易,最难的是如何保持自己像镜子一样干净反馈,修的是教练的内功心性。
如何训练教练反馈能力呢?
教练中通常可以从三个维度反馈。
1、Observe观察,教练反馈自己观察到的客户的行为,比如客户说话变慢了,客户有什么不一样的动作,客户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客户有情绪涌动的表现,等等。
2、Experience体验,教练反馈自己的感受体验,比如教练感受到了客户此刻的紧张情绪,从客户的分享中体验联想到什么画面等。
3、Opinion观点,教练在教练过程的当下产生了自己的直觉、观点,是可以直接反馈给客户的,但不执著于自己是对的。
ICF PCC能力行为标识有提到:7.5 教练不执著的分享观察、直觉、评价、想法或感受,并通过语言或声调引发客户的探索。
只要记住反馈原则,觉察自己的念头,是否反馈是“干净”的,即使教练的反馈在客户看来不对、并不是客户自己想的那样,也是能引发客户新的觉察的。
我在教练督导辅导中会请被辅导教练去觉知自己给客户的反馈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反馈里有无自己的评判?反馈时自己与客户的位置是怎样的?是否有“我以为”自己是对的?是否有拯救者心态想帮客户解决问题的那股“劲”?
4、教练修炼功法践悟:教练关注事OR关注人
我们经常说教练需要关注人,不要只关注解决事,但教练过程中往往很容易被事情牵走了,尤其教练学习初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几个现象原因让新手教练比较容易掉入事情里而忽略对人的关注:
-
一是事情在表象显而易见,比较容易被抓取到。
-
二是事情层面容易解决,客户比较快拿到成果。
-
三是教练与客户陌生的情况下,信任度未建立前,客户开始不容易敞开心扉说事情偏多。
教练中客户的事和客户这个人就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密不可分,大家都希望的成果往往也是事成人爽,教练要更好支持客户觉察,需要借事修人。
就像最开始举的教练场景案例中客户带来时间管理的议题,表面看是解决时间管理的事情,深层次其实有客户的为人处世哲学、习惯模式、信念价值观。
教练中用好大家都熟知的冰山模型,看到客户冰山上的显性事件、外在行为,也能深入冰山下看到行为背后客户这个人的态度、情绪、信念价值观、处事原则。
ICF PCC核心能力标识里明确要求教练要能对客户的事和客户人提问或探索。比如第6项积极聆听里要求:
6.1 基于客户是谁和客户的情况,教练个性化地提出问题和洞察”
在提问能力部分已分享第6、第7项能力标识里的几项要求,也都是对事对人明确需要教练关注到。
如何才能训练更好的关注人呢?核心还是回到教练自己人的状态修炼上。
核心能力5“保持教练状态”定义:充分的觉知,并与客户通知,保持一种开放、灵活、沉稳和自信的风格。
5.1 教练对客户作为人的整体性做出回应”。
5.4 教练展示好奇心去更多的了解客户。
前面分享过“好奇客户的好奇”,教练保持自我觉察。
教练督导辅导时,我会邀请教练复盘时去觉察自己教练中针对的是事情层面解决提问或反馈,还是真正关注好奇客户这个人,如何透过客户的事情去看背后客户这个人。教练就能对自己关注客户人和事当下有觉知。
道德经里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教练学习过程中会学习各种工具模型,如3F倾听模型、逻辑层次、井剧本、教练circle、爱恨循环、关系系统等。
教练工具在我们教练学习初期就像自行车的副轮保护我们不摔倒,随着骑车技术越来越娴熟,副轮就离地不起作用了。这些都是“为学日益”,促进我们技能精进。
真正功力深厚的教练,修炼要逐步“为道日损”。“损”的是什么,就是“人欲”、“小我”,保持教练自己像镜子一样,干净、清晰照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