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教练:你敢不敢问出那个扎心的问题?



作者:珠珠



真正成为教练,和我当初的想象是不一样的。


我想学教练的初衷是本身就很喜欢帮助他人,以前朋友们一遇到工作和情绪上的问题都喜欢找我聊聊,连我的下属都觉得我更像知心姐姐。


神奇的是每次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我并不会觉得消耗,反而感觉也得到了满满的能量。


后来我做了盖洛普测评,发现自己的“排难”、“交往”和“伯乐”这几个优势都非常靠前,分别对应爱解决问建立深层关系看见他人长处这几个特点,实在是太适合做一对一教练了,于是,坚定了我成为教练的决心。


但在学的过程中一度让我怀疑自己。


教练式的对话相比于和朋友间的闲聊有更严格的规范,客户付费来找你咨询也会期待你带来比朋友更多的收获和启发,因此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在一次次的对话练习中我发现自己经常陷入客户的思维里走不出来,有时候整场下来看似问了很多问题,但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一直在客户自己的逻辑脑里打转,客户说的都是已知的东西,所以感觉收获有限,我也很苦恼。




在又一次与客户的对话中,我们再次走入了这个模式——客户开始在自己的逻辑里打转。而作为旁观者,我清楚地感觉到客户的目标过于理想化了,她在用自己的想象憧憬一个梦想中的未来,又因为外界无法支持他实现理想而恐惧、抱怨。


  • 我要让他意识到这一点吗?

  • 这会不会是我的评判?

  • 说了会不会对客户造成影响?

  • ......


终于,我鼓起勇气试图指出这一点,为以防客户受伤还做了铺垫,说:接下来我要问一个可能有点扎心的问题了。


接着,我说出了我的观察,但客户还是没有意识到,依然在用已知的逻辑来回复我。


在客户洋洋洒洒说完的理解后,忽然转向问我:所以,那个扎心的问题你问了吗?


我忽然意识到,我害怕质疑客户的恐惧影响了我的发挥,让我内心的想法到嘴边就变了味,转而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而这样的委婉不足以对客户产生新的思考。


看似在保护客户免受伤害,其实也是另一种不相信客户的表现——为什么你觉得客户一定没有勇气面对真实但可能扎心的反馈呢?



我想起我自己也做过很多次客户,很多次被问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有的甚至让我在当下感受很不好,觉得教练有点过于严厉,想要逃离。


但事后回想,却发现很多新的觉察恰恰来自某个不舒服的问题,也许当下没有办法做出回答,但也会引发新的觉察,比如:这是不是我一直在逃避的东西?它为什么让我痛苦?然后在下一个变得更好的时刻遇见,我才终于能够直面它。


这时我又想起我的盖洛普报告,除了排难、交往、伯乐,我排名第一的优势是“和谐”,它让我害怕打破温馨的氛围,害怕面对尴尬,很多时候它帮我在和外界打交道的时候更加愉快,但在教练对话里,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相信,克服对尴尬的恐惧会让我成为更好的教练,这是我接下来要努力修炼的地方。


相信很多新手教练会有同样的心魔,所以,让我们一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问出那个扎心的问题了吗?



阅读 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