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退的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黄欧



今天看到《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中的数据:



“本次调研中,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子样本,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0%。


他们中三成以上至少共患一种其他心理疾病,睡眠障碍、强迫症是最常见的共病;其中一半孩子患病时长处于1到4年之间,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患病时长为3个月至1年。


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3次及以上才带其就医,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就诊延误。”


面对这样的数据,我的感受是触目惊心和心疼。


触目惊心的是我平时会关注青少年的抑郁情况,知道问题严重,但没想到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


心疼的则是孩子自身是没有办法找到退路的,除非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给予他们退路,只要家庭和学校没有意识到并给予他们空间,他们即使已经抑郁成疾也无路可退。


为什么一半的孩子患病长达1-4年,四成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3次及以上才带其就医,孩子才得到正式的救助?


我觉得很关键的因素是孩子面临的困难因社会发展已经变了,而家长仍然在以家长小时候面临的困难来衡量和评价孩子。


家长一代小时候面临的困难更多是来自于缺吃、缺穿,甚至缺上学机会这些物质层面的匮乏。而孩子现在面临的困难是来自于每月一大考,每周一小考,全科都要排名,还要卷补习、兴趣班和被家长老师天天盯着这些精神层面的压力和身心的束缚。


在家长心里“我为Ta提供了如此好的条件,吃好的、喝好的、花大价钱上补习班兴趣班,Ta都不知道珍惜,还不好好努力学习,怎么那么不懂事”,可当孩子向家长进行情绪求助时,家长却认为孩子太脆弱、敏感、不体谅人、不懂事,甚至常常以“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来回应、指责孩子。


再看学校,学校鼓励丛林法则,孩子学不好是孩子笨、不够努力和家长不够上心,学校将孩子的“问题”抛给家长,要求家长来解决,同时不忘添一句“你看***同学,人家……”,然后家长被推到墙角,转身又去逼迫孩子。



家长认为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因素


我也是家长,没有指责任何家长的意思,因为我们家长也是社会的产物,我们成长的环境把我们塑造成了这样,首先是看到这一点并承认和接纳它。我们也无需自责,因为自责解决不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到社会结构性问题和我们面临的处境之后,开始思考可以做点什么改变。


我又改变不了教育体系,更改变不了社会结构,我还能做什么?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和对待孩子的方式,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转换视角想一想,回到孩子快要出生时,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绝不是孩子考上985211,只期待他身体健康、四肢健全,仅此而已。


再假如孩子是一个身体或精神残疾的儿童,我们还会期待他成绩优异、出人头地吗?只会期待他能够生活自理、平安渡过余生吧!现在孩子身心健康不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吗?难到一定要到把孩子逼成抑郁症、患上精神疾病才去期待Ta身心健康吗?


又回到原点来说,我们不是圣人,对未来就是会恐惧和害怕,从而期待孩子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有更好的生活,这很正常。只是当孩子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时,我们可以换个视角,回到孩子出生前对Ta的期待上,以新的视角去看待Ta、接纳Ta、支持Ta


孩子没有退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支持,请不要把孩子推向悬崖!


也许写这样一篇文章暂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仍然想要持续发声和投入到改变的群体当中,也坚信持续的发声和改变能够影响越来越多人,孩子未来的环境才有变好的希望。



阅读 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