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教练之后我清楚的知道了



作者:木乔


有的时候,人可以通过浅显的比较和直觉做出决定。可是那样的决定是不确定、不确信的,甚至过一段时间会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教练的对话却可以找到符合内心期待的理由,找到内心的支撑点,让我们的决定更加有力,更加坚定。


>>> 教练对话


教练议题:我对最近生活中的变化感到了不适应,虽然工作顺利,有成绩,学习新知感到充实和满足,可是心确却是不安和不开心的。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做减法,还是会变挑战为动力。


导师:说说具体的变化吧......


答:开始了教练学习之路,大量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需要去完成,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挑战。最近在工作中帮助同事处理了难题,很开心,但是耗费了许多自己的时间。


导师:不安是为了什么不安?


答:忽略了家庭和孩子,比如无法用心准备晚餐,晚餐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段,我自己很看重这个让家人放松和交流的时间。


导师:不开心又是什么样的不开心?


答:一种对混乱的时间安排的焦虑,以及时间不够用的疲惫。


当我们把问题和我的情绪具象之后,辅导老师开始向下提问,她抓到了我描述中的关键词“矛盾的”,让我回答。


导师:以上的具体事件谁和谁是矛盾的?


答:我在别人事情上和去完成学习任务上的投入时间多于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


当冲突点被展示出来后,导师继续探究。


20241016105450_32784.png


导师:你选择了去做这些事情,满足了你什么方面的需求呢?


答:帮助别人给我了存在感和成就感,不停学习满足我好强、好快、好完美的心态。


在这个问题上,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想要”。


导师:那么对于之前的“不安和不开心”,你理想的状态又是什么呢?


答:我可以做好在家里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可能删去一些在做的事情,事情少了,秩序就会回来了。


之后,辅导老师提了个有趣的问题:“你现在也在学习教练,那么现在你想问自己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使我开始复盘上面的几个问题。


我们一路澄清了“是什么”,而后找到了“为什么去做这些事情的原因”,下个问题自然的到达了“我们能做点什么”。我的答案是——我想要做个决断,做个比较。


所以,问自己:给以上的所有的想要排个顺序吧?


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辅导老师的认可。


当我把所有的想要按顺序排列了先后,答案自然揭晓,我需要做减法,越战越勇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和不快乐。


>>> 总 结


“到底要不要?”


教练之后我清楚的知道了!


而且,这种知道和决定,是笃定和坚信,是内心的平静和从容,让人非常轻松和让思路无比清晰。





阅读 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