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看历史、看世界、看他人
作者:黄欧
在过往的三十多年,一直有两个理念。
一个是:历史、世界时政、国家政策距我这个平头小老百姓都太遥远,关注这些对我没有用。
于是,我对历史、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政治没有任何一点兴趣,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天天对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侃侃而谈,乐此不疲。
另一个理念是:自己都没有过好,关注别人的生活干什么,简直就是八卦。
于是,对他人的生活和家事不关注。而且,自己有很多压力、情绪、家庭关系要处理,应接不暇,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更是觉得没有必要关注他人。
带来的结果是我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上,当然好处是集中精力解决了很多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非常关注自己的成长、家庭经营和与家人的关系。
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影响有两个:
-
一是让身边的朋友或工作上的伙伴觉得我对他们漠不关心、冷漠、孤傲,经常听到对我的评价都是“高冷”。
-
二是只关注自己和自己的事,会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经常在压力、情绪、关系中无法抽离,看待和处理遇到的问题也会非常局限,比如,遇到孩子不按时起床、不好好吃饭时,只会以要求和强制的方式处理,造成孩子的叛逆,也让自己一直处于问题当中很无奈。
今年开始跟着成长社区的课程读一些社会学、历史方面的书籍,也开始更多地与人交往,倾听他人的想法、故事,慢慢地认知到看历史、看世界、看他人的意义所在。
从看历史中认知到自己的渺小
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一代人都只是沧海一粟,而我这个个体在我这一代人中又是沧海一粟,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这让我放下了很多对自己的高要求,比如,做不到每日早起时,不再指责自己没有毅力;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敢于向自己承认自己能力不足;面对他人时敢于展示自己的弱点,甚至主动示弱。
读了社会学书籍《时间困境》后,终于理解了自己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是正常的,时间困境是工业社会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而个体的人在这样宏大的结构性问题中就像在监狱中一样,并非都是自己能力的问题。
当我再面对孩子不按时起床、不好好吃饭时,我首先理解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在以对待工作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工作有明确的时间划分、有清晰的职责边界、还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而生活更多是无序的,特别是小孩子,不可能按照大人划分好的时间及步骤来行事,所以孩子不按时起床、不好好吃饭都是正常现象,而并非我认为的孩子有问题。
于是,不再要求孩子按我的时间节奏行事,也不再强求生活要像工作一样有序有标准。
这样调整之后才算是过上了真正的生活,给生活留足空间、接纳和享受生活中随时发生的变化、允许一切“异常”的发生。
最近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我的电话套餐连续好几个月出现乱扣费的现象,我就将套餐改为了最低价套餐,我自己无法在APP上操作,只能由运营商客服在后台操作。
但是,提前一个月就电话运营商修改了套餐,结果次月仍然是原来的套餐,打电话询问原因,没想到运营商反而说是我自己没有发短信,这让我非常无语——我是花钱买服务的一方,不但没有选择套餐的自主权,还要被收钱的一方推诿是我的问题。
另一件,是我妈妈身体体检后需要到医生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检查,我挂了本市最好的医院的科室主任的号,妈妈也特地从另一个城市赶过来,我们一早到医院就诊。
当我把体检报告给医生看时,医生草草地瞄了一眼,就开一张核磁共振的检查单,我提出已经做过核磁共振,希望医生就我们已经做过的体检报告给予指导,而医生却说要重新做检查才能知道问题所在。
这两件事情都让我感到愤怒,愤怒对方不负责任,而愤怒的背后是无力感,面对地位不对等的无力感,同时也对这样的社会体制感到无奈。
这些情绪久久不能释怀,直到读了《追求幸福》这本书之后,才终于释怀。
这本书是讲美国历史中普通人如何借助司法,挣脱被社会强加的各样捆锁,在种族、婚恋、教育、普选、堕胎等方面逐步获得平权与自由。
书中讲到法的执行也会受到人即法官的成长经历、观念等等的影响;正义往往是迟到的,甚至迟到两三代人;美国的种族问题一直存在。
看到这些再反观自己所处的社会时,更理解了每个社会体制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们可能没有种族不平等的问题,但有阶级不平等的问题,当然各自也都有好的一面。
所以,去接纳不能改变的,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社会才会更美好,而生活在社会中的自己也会受到影响。
在与他人交往中,听到很多人的故事,有时还会看到他们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
从这些故事、人生面相当中体会到每个人都有很多个面相,每个人无论多有钱、地位多高、资源多少,都会面临问题,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人生功课,只不过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做的功课不同而已。
这让我减少了很多对他人的偏见,对自己更加理解和接纳,以及认识到关注他人不是八挂,而是与人的互动和相互联系,这些互动和相互联系形成关系,良好的关系则是一个人的营养品,滋养着人的精神。
所以,看历史、看世界、看他人可以让人更整体性地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更全面和多维度地理解世界、他人和自己,最终让自已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