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管理人,当老板说我"稳定"时,我却慌了


Coach8导读35岁,往往被视为职场的分水岭。当"稳定"成为一种表扬,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失去成长的可能?本文讲述了一位35岁产品总监的真实经历:从对"稳定"的恐慌,到通过教练课程找到突破口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职业转型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我觉醒的启示。





昨晚又失眠了。


望着天花板发呆时,脑子里闪过下午和老板的谈话:"你是个很稳定的管理者,继续保持。"这句评价像一记闷锤砸在心上。稳定?这就是我在公司给人的印象吗?


十二年了,从一个懵懂的应届生,成长为带着二十多人团队的产品总监。表面上,这是个让人羡慕的位置——房贷车贷都在按部就班地还着,每月工资也算可观,父母朋友都说我混得不错。


但只有我知道,内心的恐慌一天比一天强烈。


隔壁工位的小王,90后,天天研究新技术,产品方案总能提出新思路;对面新来的海归,每次开会都能说出一堆英文专业术语;更别提那些创业的同学,朋友圈里时不时就在各个城市打卡,谈合作、拿投资......


而我?每天忙着给团队擦屁股、开不完的会、处理不完的邮件,晚上累得瘫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周末陪孩子上兴趣班的间隙,刷到那些"35岁职场危机"的文章,心里一阵阵发慌。


"你这么能干,怎么不去创业啊?"

"现在互联网这么卷,你有想过转行吗?"

"你工作这么久,存款应该不少了吧?"


这些看似关心的问题,都像一把把小刀,戳在心上。我也想改变啊,但改变意味着风险,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可是,真的甘心就这样"稳定"下去吗?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请来了教练吧的一位高管教练,说实话,看到培训通知的时候,我还一肚子怨气:"又是什么新潮的培训,不就是换个方式打鸡血吗?"


但那次一对一的教练对话,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印象最深的是教练的对话方式——他没有像其他培训老师一样急于给建议,而是通过专注的倾听和有力的提问,让我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处境。




  • "你说你想要改变,具体是想改变什么?"

  • "在现在的工作中,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最有成就感?"

  • "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声音。特别是当教练问我:"你觉得'稳定'意味着什么?"时,我愣住了。


课后,我和教练聊了很多。原来他之前也是一名企业高管,后来通过系统学习教练技术,不仅改善了团队管理方式,还找到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他介绍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行教练式管理,因为这种通过提问让下属成长的方式,比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更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这次谈话让我眼前一亮。也许,这就是我要找的方向——不是简单地往上爬,而是拓展自己的能力维度。我开始了解到ICF(国际教练联合会)这个全球最权威的教练认证体系,也知道了Coach8的专业教练课程。


在研究教练课程时,我发现市面上的培训良莠不齐,价格从几千到几万都有。最终选择Coach8,是因为几个实在的原因:首先,作为职场人,我需要能兼顾工作的学习方式。Coach8的线上课程让我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不用请假去上课,晚上孩子睡了,我还能看看课程回放,周末参加线上实践。


但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Mentor Coach机制。说实话,刚开始我对纯线上学习还有点担心:教练不是要跟人打交道吗?光看视频怎么学得会?但实际体验后才发现,Coach8特别注重实战演练。每周都有固定的小组练习,更重要的是有经验丰富的Mentor Coach全程指导。


记得第一次练习,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面对练习伙伴,总觉得自己的问题很生硬,像是在背课本。但Mentor Coach非常耐心,从我的提问方式、倾听质量,到教练临场状态都给出具体的反馈。


比如:"你刚才的沉默给了对方思考的空间,这很好,但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确保这个沉默是有效的。"这样的指导让我清楚知道哪里做得对,哪里需要调整。


课程中最受用的是大量的实践机会。每周除了固定的小组练习,我们还会自发组织额外的练习。慢慢地,我从生硬的"背公式",变成了能自然流畅地进行教练对话。最神奇的是,这些技巧在我的管理工作中马上就用上了


还记得有次部门例会,以前我可能直接说"这个方案逻辑不对,应该这样改",但现在我会问:"你觉得这个方案最大的挑战在哪里?如果重新设计,你会如何调整?"看到团队成员的眼睛亮起来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教练式管理的魅力。


35岁,不是职场的天花板,而是打开新天地的机会。感谢教练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也感谢自己勇敢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现在的我,不再被年龄和职位所困,而是专注于如何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稳定"吧。




阅读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