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葡萄干开始,我学会了正念生活的秘密
作者:萱萱
【ICF认证教练导读】正念不是要求你变成“完美的人”,而是教会你如何接纳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一起来看ICF认证PCC在读的萱萱教练的真实经历。
1月份在Teresa老师的正念课堂上,我感受到了正念带来的微小而又巨大的力量。
为期四周的正念课程已经结束,因为21天每日打卡的习惯,当下,正念虽还未完全植入我的生活但是开始慢慢变成我生活中的元素之一。
从观呼吸5分钟就会心浮气躁到日常中每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安和焦虑时都会静下心来观呼吸让自己净置几秒,甚至在没有任何辅助和背景音乐引导的情况下,我开始能够独自完成15-20分钟的观呼吸。
接下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正念学习感受。
-被忽略的“小东西”恰恰也是被忽略的生活-
“用指尖感受它的纹路,在光照下看看它有什么不同,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巴感受一下它表面的纹路”。
按照指引,我勉强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指导完成了整个流程,从未想过我会如此注意力集中的观察葡萄干这个“小东西”,是一次很神奇的体验。
一颗葡萄干的练习,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正念的魔力,或许生活中的美好往往藏在细微之处。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把注意力聚焦于当下的每一秒,去感受、去体验。
一颗葡萄干的实验为我的正念开启种下了小小的种子。
-身体扫描:关照好身体这位盟友-
站着做身体扫描时,Teresa老师开始带我们“巡视”身体,起初只觉得腿部麻麻的。
但当抬手时我明显感觉到肩膀有些酸痛,一阵刺痛让我缩了缩脖子——长期伏案让这里硬得像块压缩饼干。
在分享感受时我说到:感觉很累,想坐下,一直在对抗。
老师说:想坐那就坐呀,为什么要去对抗呢?
我突然意识到,对呀,也许正念也好,教练也罢都并不是要求我们应该是某种样子,而是充分关照自己或者客户的内心和身体感受,让自己让客户进入到舒适从容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共创出更多有效的思考。
-学会接纳:允许和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
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走脑走逻辑的人,随之带来的是,每当闭上眼睛这个器官开始正念冥想时,我的大脑会变的异常活跃,期间会有各种念头不断的出现。
刚开始我的内心有个大大的问号:我有这么多念头,是不是说明我的杂念特别多,这是不是不正常?
但后来我知道,其实正念的过程并非真的“空”,而是一段真正静下心来进行内观觉察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需要强求不需要对抗,念头出现了,让它像汽车一样行驶过去,我们可以做那个在马路边观察车来车往的观察者也可以在某些瞬间被某辆车带走,随后回来便是了。
少一些用力、拉扯和拧巴,多一些允许、看见和接纳,内心的平和也会多出几分。
正念没让我变成情绪稳定的完美人设,但它教会我: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改造自己,那些被允许的脆弱瞬间,反而会生长出温柔的力量。
就像那粒曾被忽视的葡萄干,当真正凝视它时,褶皱里也能照见光亮。
当我们不用它来佐证“自律”,而是单纯凝视那些曾被忽略的褶皱时,生活自会显露出它本真的纹路。
期待新的一年,在正念中找到更加静的下来、心定且平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