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撞上能量低谷,我在这场教练对话中找到了破局密码



作者:Albee


ICF认证教练导读回国即失业,能量频频跌入谷底,自救无果。一次特别的教练对话,却让ICF认证教练在读的Albee教练迎来人生大反转。


结束了间隔年的我,加上春节的时间点,一回国就持续性地陷入了失业处境。


为了让自己状态好一些,我尝试过和无数朋友的沟通,再到MC、两次的完整教练,但每次都是有好转一段时间后我又进入能量低谷,无法自拔。


一次练习课,对现状迷茫的我再次鼓起勇气提问,试图外求一些其他提高能量的方法。


-绕圈阶段:从混沌中寻找目标-


我提出了一个模糊的议题:希望自己的生活状态更舒适一些。


薛老师追问我“什么是更舒适”时,我无法给出明确答案。转而尝试用“就是建立弱连接”来回应,但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薛老师捕捉到了我处在熵增中的混沌,思绪散乱,目标不清晰。


我的潜意识在逃避明确的目标,而教练的存在就是让客户熵减,从混沌中梳理出清晰的逻辑。


熵增和熵减是一个阴与阳的一个关系,而太极会谈法的重点是如果客户是阴,教练就要做阳,反之亦然。


两者之间到底现在是处于阴和阳,需要看到现在场景上发生了什么来决定。


如果客户描述的场景是比较偏熵增的情况下,教练要成为“定海神针”,反之,可以告诉客户把那个自我为中心扔掉,让更多的可能性进来,是一张一弛的过程。


只是彼时的我,无论怎么被问目标,都只在做应答而不是回答。


-觉察阶段:此时此刻原则-


薛老师察觉到我在“以妄治妄”的状态,用一个妄念去治下一个妄念。


教练问客户的问题对方持续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已经从客户的议题变成了教练和客户的议题。


根据此时此刻原则,要开始探索我们现在发生什么,薛老师问我:“我今天能和你做点什么,是你在结束的时候满意的呢?


这个问题让当时的我甚至都无法应答,我说“想不出来”。


与此同时,我内心难过的感受异常强烈,我这才意识到,有一个“控制型父母”长期在批判我,我以为我已经压缩这个角色压缩得很好,但其实ta一直让我对自己不满。

这种觉察瞬间让我释然,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低能量的根源。


当下薛老师并没有急于回到目标设定,而是选择邀请我在觉察中停留,优先支持客户的自我发现和情绪释放。


-回溯阶段:始终需要建立协议-


作为教练,无论如何都需要和客户建立协议,客户有目标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有后续的追踪。


所以,薛老师选择在我的觉察得到一定澄清和梳理后,再次尝试建立协议。


他听到我无意中提到自己正在转变剧本的过程中,所以邀请我进入到上帝视角去看我正在经历的是什么。


我用了一个“鸟飞出笼子”隐喻去说明我已经在“飞出”的动态变化中,而原本我对自己的不满和低能量状态已经随着觉察被分解,但紧接着薛老师问:


“所以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是什么,能不能清晰的把它说出来呢?”


让当场的教练协议得以最终确认。


-学习阶段:促进客户内在成长-


在对话的最后,薛老师通过提问:“在刚才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你的能量转变了?”


往促进客户成长和学习的方向走,让客户总结自己的学习点来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以使客户在日后遇到相同状况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去独立应对挑战。


而在我当下回忆并回答的时候,也可以二次感受这种能量向上走的变化。


最后薛老师用“如果此刻你是教练,你会对自己说什么?”作为结尾,以防错过客户当下比较重要的状态,并且相信客户可以为自己负责。


这次教练应该是我离“太极会谈法”最近的一次,也再次感受到教练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充满智慧的陪伴和支持。



阅读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