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同时参与讨论问题、交换想法并提出建议。(12 分钟)
让什么成为可能?无论人数多少,你都可以立即让每个人参与进来。你可以产生更好的想法,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你可以利用分布广泛但并不能预知的专有技术和想象力。开放的、丰富的对话得以展开。想法和解决方案被迅速筛选。最重要的是,由于想法来自参与者本身,因此后续行动和实施就变得很简单,无须再花时间去做说服工作!简约优雅!
-
构建邀请:就所介绍事项的提出方式,或者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在这一挑战取得的进展中,你看到的机会是什么?你将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你建议采取什么想法或行动?)
-
所需空间和材料
-
不限定组数。
-
参与者面对面两人或四人一组所需的空间。
-
椅子和桌子可选。
-
参与者记录观察和见解所需的纸、笔。
-
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被纳入其中(通常不包含引导者)。
-
参与方式: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作出贡献。
-
分组方式:先是独自一人,然后是两人一组,再是四人一组,最后是所有人一起。
-
步骤和时间分配
-
由个人就共同的挑战安静地自我反思,挑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例如,在这一挑战取得的进展中,你看到了什么机会?你将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你建议采取什么想法或行动?)1 分钟。
-
在自我反思各自想法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继续生成想法。2 分钟。
-
在四人组中分享并完善你们的想法(注意彼此想法的异同)。4 分钟。
-
提问:“在你们的交流中,较为突出的想法是什么?” 每个小组与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想法(根据需要重复循环进行)。5 分钟。
-
让每个人都参与寻找答案。
-
避免过度帮助和过度控制,防止陷入依赖的恶性循环。
-
创造安全的表达空间,减少权力差异。
-
表达 “无声” 的对话,拓展输入的多样性。
-
在表达想法之前,提高观察和见解的质量。
-
自然而然地建立共识或分享各自的理解。
-
在进入小组对话前,坚定地引导大家进行安静的自我反思。
-
请大家在安静思考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
用铃声来宣布转换。
-
按流程给定的时间推进,必要时再做一轮。
-
在全体参与的大组中,将分享的想法限制在三到四个。
-
在大组中,引导者或点子收集者记录没有被分享的想法。
-
请每个小组分享一个见解,但不要重复已经分享过的。
-
将生成想法和整个小组讨论的环节区分开并加以保护。
-
延迟评判,让想法可视化,任其自然发展!
-
当陷入低谷时,转换一种表达方式(如即兴表演、素描、讲故事)。
-
在大组分享时,确保遵循同一时间只进行一个对话的规则。
-
如果不够深入,可以再来一轮!
-
以图形记录小组讨论中涌现的见解。
-
在第 2 轮和第 3 轮中使用便签。
-
将出现的想法与设计故事板、即兴原型表演、生态环结合起来使用。
-
带着达成共识的心态,将四人一组调整为八人一组。利兹・赖克特(Liz Rykert)的同事称其为 “八爪鱼”!
-
在演讲或 PPT 分享后,需要更多的反馈(如提问、评论和想法)时,使用该方法,而不是直接问听众:“有问题吗?”
-
小组管理者通过两轮 1 - 2 - 4 - All 来重新设计他们平淡的周会。
-
适用于在宣布会议主题后开始的自发谈话。
-
适用于为解决某个问题或创新机会而召集的小组。
-
适用于打破陷入困境或混乱的讨论僵局。
-
代替领导者 “告诉” 人们该怎么想、怎么做(通常是无意图的)。
-
适用于某个被其领导者过度影响的群体。
-
阅读本书第三部分中克雷格・耶特曼关于使用 1 - 2 - 4 - All 来帮助管理合并决策的故事,“让具有包容性的高风险决策变简单” 。
由亨利・利普曼诺维奇和基思・麦坎德莱斯开发的 LS 共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