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聪明的方式提问,这件事儿挺重要的





提问:职场进阶的隐形武器


在一次高管培训课上,我曾问学员:“如果只能保留一项能力,你会选什么?”



多数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沟通能力。


但当我进一步追问:“沟通的核心是什么?”


现场,却陷入了沉默。


答案其实很简单:沟通的本质是提问。


从福特汽车通过“为什么需要更快的马”洞察客户需求,到微软用三个问题重塑管理重心从英伟达CEO黄仁勋用提问激发团队创新,到美团通过Review制度实现高效复盘——提问能力早已成为职场人破局的关键技能。


你真的会提问吗?


案例1:会议冷场的尴尬


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李明在季度规划会上提出新方案,团队成员纷纷点头称好。


但三个月后,项目因市场反馈不佳被迫终止。


复盘时,李明才发现:其实当时大家有很多顾虑,但没人提出质疑


案例2:AI时代的“提问焦虑”


学员王芳曾苦恼:“面对ChatGPT,我不知道该怎么提问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答案。


她的问题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当答案唾手可得时,提问的质量决定了结果的价值。


这两个案例揭示了职场中常见的提问误区


  • 海绵式提问被动接受信息,缺乏深度思考。
  • 封闭型提问用“是不是”“对不对”限制了可能性。
  • 专家式提问:急于给出答案,而非引导他人探索。


5类问题,解锁职场新可能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战略性提问可分为5类,每类问题都能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局限。


1、调查性问题:深挖本质的“钻探机”


经典案例丰田某工厂一条生产线频繁停机,导致效率低下。维修团队多次检查设备,均未找到根本原因。见状,当时的车间主任大野耐一提出了著名的丰田“5个为什么”:


  • 为什么机器停机?因为过载导致保险丝熔断。
  • 为什么机器会过载?因为轴承润滑不足,摩擦增大。
  • 为什么润滑不足?因为油泵供油压力不足。
  • 为什么油泵压力不足?因为油泵吸油口被金属碎屑堵塞。
  • 为什么金属碎屑会进入油路?因为油泵入口处未安装滤网。

这个看似简单的追问链,最终让丰田在所有油泵入口加装了滤网。这个改进不仅彻底解决了停机问题,更催生了影响全球制造业的 "丰田生产方式"。


教练建议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层层拆解问题。


示例:这个方案的核心假设是什么?有哪些数据支持?


2、推测性问题:激发创新的“魔法棒”


经典案例2017 年美洲杯帆船赛,新西兰酋长队的工程师们盯着传统赛艇的液压系统一筹莫展。突然,有人提出:"如果我们不用手臂划船,改用腿部力量会怎样?"


这个推测性问题颠覆了传统赛艇方式,工程师们连夜设计出可调节的踏板装置,让船员在踩动时仍能保持平衡,并通过手柄精确控制船体倾斜角度。


决赛中,新西兰队的双体船像海豚般灵活转向,最终以 3-1 击败美国甲骨文队。赛后,甲骨文船长坦言:"他们的问题打破了所有常规"


教练建议用“如果……会怎样?”挑战固有思维。


示例:如果客户需求发生180度转变,我们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3、生产性问题:落地执行的“导航仪”


经典案例2003 年,乐高新任CEO克努斯托普盯着报表脸色铁青 —— 多元化业务占用了 70% 的研发资源,核心产品线 "乐高积木" 的创新投入不足,管理层平均每周花 40 小时救火新业务......公司亏损 2.3 亿美元,股价暴跌。


他突然发问:"我们每年推出 3-5 个新业务线,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设计师真的懂软件吗?"


随后,克努斯托普砍掉80%的非核心项目,将资源集中在 "乐高教育" 和 "幻影忍者" 等核心IP。两年后,公司利润反弹至1.5亿美元。


教练建议:关注资源匹配度和可行性。


示例: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哪些跨部门协作?现有团队是否具备相应技能?


4、解释性问题:决策闭环的“粘合剂”


经典案例Spotify 早期战略聚焦音乐版权,但 CEO 丹尼尔・埃克发现团队陷入 “为扩张而扩张” 的陷阱——团队正在开发宠物音乐播放功能,音乐推荐算法偏离用户真实需求,版权采购成本更是吞噬了60%的收入。


关键时刻,埃克推动团队重新定义战略:


  • 为什么用户需要Spotify?——不是功能堆砌,而是提供个性化音乐体验。
  •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算法推荐与版权库的深度整合。

随后,他砍掉非核心功能,推出 "每日推荐" 算法,用户留存率提升40%。2023年,Spotify 市值突破400亿美元。


教练建议:用“这意味着什么?”连接信息与行动。


示例:市场份额下降20%,对下季度的产品策略有何影响?


5、主观性问题:团队协作的“润滑剂”


经典案例1997年,英国航空为摆脱“呆板”形象,耗资6000万英镑将飞机尾翼的英国国旗图案替换为艺术家设计的民族图案。然而,在这一重大决策中,有两个关键问题被忽视了:


  • 员工对品牌重塑的真实感受如何?
  • 核心客户(英国商务旅客)对移除英国元素的接受度如何?

结果,员工因公司一边节约成本、一边大手笔进行品牌重塑而感到不安;核心客户群体——英国商务旅客,因品牌中英国文化元素的缺失而感到疏离,大量客户流失。


仅仅两年后,新设计被迫撤下,CEO罗伯特·艾林也因这一错误决策引咎辞职。


教练建议:关注情绪与潜在矛盾。


示例:你对这个决策有什么顾虑?我们是否遗漏了哪些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结构化提问:从无序到高效的进阶之路


工具1:4步提问法


1、明确目的是收集信息、确认方向还是激发创意?
2、锁定对象向专家、上级、下属还是客户提问?
3、提前准备行业知识、背景资料、问题清单。
4、选择框架
  • 向专家提问:What(事实)-Why(原因)-How(方法);
  • 向上级提问:升级版5W2H,即Why/What/When/Where/Who/How/How much;
  • 向下属提问:进展-目标-困难-支持。


工具2:问题矩阵评估表


通过对5类问题打分,识别个人提问短板。


例如:擅长调查性问题但缺乏推测性问题的人,可能需要刻意练习“如果……会怎样?”类问题。


提问的终极心法:从“给答案”到“启思考”


作为职业教练,我观察到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点:80%的时间在提问,20%的时间在倾听。


以下是他们的提问原则:


1、用“如何”替代“为什么”减少防御性,聚焦解决方案。


2、先问“你觉得呢?培养下属自主思考能力。


3、用“如果重来一次”引导复盘从失败中提炼经验。




写在最后:提问是一场思维的探险


在AI时代,提问能力比答案更稀缺。它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你学会用提问打破线性思维、激发创新、连接情感时,你会发现:


职场的答案,往往藏在问题的褶皱里。


下次开会前,不妨尝试用“这个决策可能忽略了哪些群体的利益?”开启讨论。你会惊讶地发现,提问带来的改变,远超你的想象。



免费课堂 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认证教练

了解如何成为ICF认证教练?如何更有效的开启学习并快速取得ICF认证?以及如何选择培训课程更有利?


阅读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