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踩过的职场坑:ICF教练的职业建议




提起职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如履薄冰”。


明明天天忙得像陀螺,结果却发现,工作几年,升职没你的份儿,机会也总是和你擦肩而过。


再一回头,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某些地方“摔了跟头”——有些是因为经验不足,有些是因为心态失衡,还有一些,可能就是踩进了“职场坑”。


作为一名ICF认证教练,见过太多人在职场上“兜兜转转”。其实,不管是普通职场人,还是教练自己,都曾经历过迷茫期,也都掉进过一个又一个坑。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这些“坑”,以及如何在摔跤之后站起来,继续前行。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职场坑


1、抱着“多做事就能被看见”的幻想


刚毕业那会儿,我是公司的“加班狂魔”。别人的方案做10页,我做20页;别人下班准时走,我坐到最后一个。甚至有段时间,我觉得“越累,越优秀”。


可是,半年后,我却发现升职的是一个看起来“没那么努力”的同事。那一刻,我满心委屈:“凭什么?我加班加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后来我才明白,职场不是学校,努力并不会自动转化为认同。光靠埋头苦干,只会让人把你当成一个“执行工具”。真正能让你被看见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以及让团队信赖的能力。这些,比加班表上的工时重要得多。


教练建议


  • 别把“努力”当成唯一的筹码,试着从结果出发,想想你的工作对团队和公司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 适当展示你的成果,特别是在关键场合主动发声,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你的努力带来了哪些成果。


2、忍气吞声,以为“低调”就能避免麻烦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冲突。老板让我做加班以外的工作,我哪怕心里再不情愿,也会硬着头皮接下;同事的错误影响了团队进度,我也不敢指出,只能默默补救。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我“特别好说话”,但我自己却觉得疲惫不堪。


后来,有一次项目开会,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没想到被老板当场否定,甚至批评我“不够专业”。那天,我压力大到胃都疼了,但第二天,我鼓起勇气找到老板,试着解释我的想法。没想到,他竟然认真听完后说:“其实你昨天的点不错,只是表达得不够清晰。”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职场中的低调和忍让,往往并不能换来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需求的权利,而真正的关键是如何清晰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练建议


  • 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时,可以用“非对抗性沟通”来表达,比如:“我目前在处理XX任务,您觉得这个优先级需要调整吗?”
  • 如果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别急着否定,试着用“我理解你的想法,我的看法是……”这样更温和的方式沟通,既不伤和气,也能让对方听见你的声音。




3、 把“完美”当成目标,结果拖延了半条命


我曾经有个客户,她是一名设计师。每次接到任务,她都会花上10倍的时间打磨方案,甚至已经达到客户要求了,她还不满意,总想着再优化一下。结果,她的项目完成速度越来越慢,甚至错过了几次重要的交付期限。最后,她跟我说:“我觉得自己快被完美主义拖垮了。”


其实,完美主义是职场的双刃剑。它让你追求高标准,但也容易让你陷入“永远不够好”的漩涡,导致效率低下,甚至让团队成员觉得你“挑剔”“难合作”。


>>> 教练建议


  • 试着问自己:“完成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对方的核心需求?”把80%的精力放在关键点上,而不是追求100分的完美。
  •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完成”,而不是“完美的拖延”。


4、忽视关系,以为“只要结果好就行”


还有一个“坑”,是我做教练之后才彻底理解的——在职场中,只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关系


之前在一个客户的公司里,有一位销售经理业绩特别出色,但团队里的人却对他怨声载道。原因很简单:他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目标,经常抢同事的客户资源,甚至对团队的协作任务敷衍了事。虽然短期内他业绩突出,但最终还是因为团队关系恶化而被调岗。


职场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场。你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你和身边人关系的质量。


>>> 教练建议


  • 别把每一次合作都当成“任务”,试着在日常工作中多建立信任,比如记住同事的喜好,适当表达感谢。
  • 当你需要对方支持时,不妨先站在对方的角度,问问他:“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从职场“坑”里爬出来,我学到了什么?


说了这么多,那些踩过的“坑”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一句话:职场中的成长,都离不开自我觉察。


你为什么会“忙而无功”?

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为什么会拖延、抗拒、甚至焦虑?


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都藏在你的行为模式中。而教练的作用,就是帮你看清这些模式,并找到调整的方向。




写在最后:职场“坑”不可怕,关键是学会成长


职场就像一场复杂的游戏,规则多,变数大,谁都免不了掉坑。但只要愿意反思、调整,甚至寻求专业的帮助,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升级的机会。


所以,下一次,当你觉得卡住了,不妨问问自己:


  • 我的努力,是否真的对准了目标?
  • 我是否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和观点?
  • 我是否关注了与同事、团队的关系?


别怕犯错,别怕摔跤。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不是从不掉坑,而是学会从坑里爬出来,走得更远。

愿每一个职场人,都能在“坑”里找到成长的力量。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迷茫期,或者想要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妨试试ICF教练的陪伴和引导。或许,你会发现,前方的路,比你想象中更宽广。


免费课堂 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认证教练

了解如何成为ICF认证教练?如何更有效的开启学习并快速取得ICF认证?以及如何选择培训课程更有利?


阅读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