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瓶颈期,教练是怎么帮我“破局”的?




【ICF认证教练导读】每天在工作中忙碌奔波,却总是与升职、成就感失之交臂。教练帮你剖析问题根源,挖掘自身独特价值,制定专属行动计划,轻松突破职业瓶颈。


工作几年后,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 明明很努力,但就是升职无望,感觉自己被卡在“天花板”下;
  • 每天的任务做得很好,可总觉得在消耗自己,没方向感;
  • 想换工作,但又害怕跳槽后会更糟,纠结得夜不能寐;
  • 看着身边人一个个升职加薪,自己却像“困在原地的鱼”,怎么扑腾也跳不出去……

说实话,这些状态,我一个不落全经历过。


但现在回头看,我要谢谢那段“瓶颈期”。因为正是那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改变自己职业轨迹的人——我的教练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教练是如何帮我,以及一些和我一样在职业发展中“卡壳”的人,走出迷茫、突破瓶颈的。


文章里有真实故事、有具体方法,也有我的血泪教训。


希望你读完后,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之道”。


“我努力了,但好像是白费劲”


先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大概是工作第五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职业天花板狠狠地压住了。


那时候,我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做市场岗位,老板挺认可我,每年绩效也不错。按理说,这应该是一段“顺风顺水”的职场阶段。


但我却非常焦虑。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努力已经不够用了。


那时候的我,已经是团队里的“老油条”了,熟悉所有流程,能解决80%的问题。


但问题就在这儿:所有人都觉得我挺好,却没人觉得我“非升不可”。


不管是升职的机会,还是高难度的项目,总是落到别人头上。我问自己:“我哪里比别人差?”却完全找不到答案。


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点怨天尤人,觉得是不是公司不公平,老板偏心,或者我运气不好……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次管理培训中,接触到职业教练。坦白说,当时的我对“教练”这个词是嗤之以鼻的,觉得不就是打鸡血、灌鸡汤嘛。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约了一次教练对话。


结果就是,这短短1小时的对话,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教练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从“受害者”变成“主动者”


那次对话中,教练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别人为什么会选择你?


我愣住了。


“你是说为什么公司选我留下来?”我问。


“不,”教练说,“我说的是,为什么公司会选择让你升职,而不是其他人?”


突然之间,我意识到: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合格,却从未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我问自己:


  • 我的价值在哪里?

  • 我能为公司创造什么独特的贡献?

  • 如果我是老板,我会不会给自己升职?


这几个问题问得我脑袋发麻。


我意识到,我的努力大部分都花在了完成任务上,却没有花在提升影响力和展现价值上。


比如,我经常帮团队解决问题,但我从来没有主动汇报过这些成果;


比如,我的很多想法其实很有创意,但我害怕说出来被否定,就选择了“明哲保身”。


教练让我意识到:努力的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案例1: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转型


我的故事只是开始。后来,我接触了更多教练的案例,发现很多人在职业发展中卡住,原因都出奇的相似:他们只会埋头做事,却不会“抬头看路”。


我有个朋友L,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他的创意能力超强,团队里几乎所有的爆款项目都有他的参与,但他却连续3年在升职名单上落选。


L很沮丧,认为公司不重视他,甚至想辞职。


后来,他在教练的引导下,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太专注于“执行”,而忽略了“战略”。


教练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升职了,你觉得领导会期待你做什么?”


L回答:“可能是制定更大的方向,带动团队成长吧。”


教练接着问:“那你现在的表现,有没有向领导展示你能胜任这些?”


L沉默了。


他发现,自己平时虽然很努力,但贡献都是“个人层面”的。


他从未主动站出来为团队争取资源,也没有系统性地思考过如何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于是,在教练的帮助下,L开始从“执行者”的角色转向“领导者”的思维方式:


  • 他主动提出了一些能提升团队效率的制度改进建议;

  • 他开始为部门争取更多预算,并向上级展示这些预算如何产生了更大的价值;

  • 他还主动培养了一些团队新人,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半年后,L终于升职了。


案例2:从“迷茫”到“清晰”的职业规划


除了“升职难”,另一个常见的瓶颈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


我认识一个客户K,她是一名财务经理,工作稳定,薪资也不错,但她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她说:“我每天像个机器人一样,处理数字,完全看不到未来。”


K尝试过跳槽,但每次面试完都觉得对方的工作内容和现在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现在。


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在教练的帮助下,K做了一次深入的职业探索。


教练问她:“你最想要的职业状态是什么?”


K回答:“我想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教练接着问她:“那什么是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问题让K开始认真思考。经过几次对话,她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点是帮助别人理清复杂的问题。


教练引导她探讨了几个职业方向:比如咨询、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最终,K决定转型做商业分析师。


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技能,同时在公司内部寻找机会,慢慢从财务转向了数据分析领域。


现在的她,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找到了工作的意义感。



教练如何帮助你突破职业瓶颈?


通过这些案例,我总结了教练在职业发展中最具价值的三个作用:


1、教练帮你看清问题的本质


很多人卡在瓶颈期,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向错了。教练通过提问和引导,帮你看清问题的根源,让你从“盲目努力”转向“有的放矢”。


2、教练帮你找到独特的价值


教练会引导你发掘自己的优势,找到那些能让你“不可替代”的地方。无论是升职还是跳槽,这种清晰的自我认知都至关重要。


3、教练帮你制定行动计划


突破瓶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练会和你一起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帮助你一步步实现职业转型或突破。


写在最后:做自己的“教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职业教练。但你完全可以用教练的思维,开始帮自己解决问题。


下次当你感到迷茫或陷入瓶颈时,不妨问问自己:


  •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我的努力方向是否和目标一致?

  • 我有哪些独特的价值可以放大?

  • 接下来,我可以做什么具体行动?


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探索、自我突破的过程。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你在职业的路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之道”。


记住:职业的瓶颈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成长的起点。




阅读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