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如何帮助创业者实现目标?创业者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瞎忙!
【ICF认证教练导读】瞎忙、拖延、孤军奋战——创业者的三大困局,如何破?3个真实教练案例带你找到答案。
创业,听起来是个很酷的词。
但真正干过的人会告诉你:
创业的日常,酷是酷,不过是“忙得酷似陀螺”。
上午跟投资人谈融资,中午赶高管会议,下午开产品评审,晚上盯客服处理用户投诉……最后倒头睡着前,你突然一惊:
“等等,我今天忙了一整天,到底做了什么有用的事?”
创业者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瞎忙。
更可怕的是,这种瞎忙往往是自带迷惑性的——你觉得自己已经拼尽全力,却发现忙的都是不那么重要的事,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
这时候,一个教练的价值就显现了。
今天,我想用三个真实的案例,告诉你:教练是如何帮助创业者,从“瞎忙”到“破局”,实现他们的目标的。
案例1:从“全能选手”到“战略高手”——教练如何帮创业者抓住重点
小L是我带过的创业者之一。
她是一家初创公司的CEO,公司有15个人,但她一个人干了至少10个人的活——
每天一早员工群里第一个说“早安”;
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她全都亲力亲为;
连办公桌上的打印机坏了,也要她去修理。
“我不干,谁干?”她在教练对话中这样问我。
“你觉得你干得怎么样?”我问她。
“累,但效果还行吧。”她答道,但语气并不坚定。
我接着问:“那你觉得,作为CEO,你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她低头想了一会儿,说:“应该是……抓战略吧?”
“那你觉得,你现在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用在了战略上?”
她愣住了。
“可能不到10%。”
这就是很多创业者的通病:被战术的琐事困住,忽略了战略的核心。
>>> 教练如何破局?——优先级审视与聚焦
在接下来的几次教练对话中,我们用了一个经典的教练工具:优先级矩阵(Eisenhower Matrix)。
我引导她把所有的工作分成四类——
- 重要且紧急:必须立即完成;
- 重要但不紧急:需要规划时间完成;
- 紧急但不重要:可以委托他人完成;
- 不重要也不紧急:尽量丢掉。
通过这个工具,她发现:
她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处理琐碎的客户投诉;她真正应该专注的“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比如制定公司未来一年的增长计划,却被长期搁置。
于是,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行动计划:
- 把大部分运营和执行工作委托给团队成员;
- 每周固定两天不参与任何事务性会议,专注于制定战略;
- 与公司高管每月进行一次“一对一教练对话”,帮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减少对她的依赖。
几个月后,她告诉我:“我终于感觉自己像个CEO了,而不是‘超级员工’。”

案例2:从“完美主义者”到“行动派”——教练如何帮创业者打破拖延
一件事,他总要思前想后、权衡再三,最后方案越改越复杂,时间却一拖再拖。
比如,他想推出一款新产品,但在教练对话中,他告诉我:“我觉得还不够完美,万一用户不买账怎么办?”
我问他:“如果再拖下去,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他沉思片刻,说:“可能竞争对手会抢先一步。”
“那你觉得,完美和速度,哪个更重要?”我接着问。
他说:“速度吧。”
“那你为什么一直在追求完美?”
他愣住了,说:“可能是因为……我害怕失败吧。”
这是很多创业者都会面临的心理关卡: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敢行动。
>>> 教练如何破局?——小步快跑与试错文化
为了帮他突破这种“完美主义拖延”,我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最小可行方案”的计划(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
- 在一周内完成产品原型设计,直接上线测试;
- 收集第一批用户的反馈,根据数据优化产品,而不是依赖主观判断;
- 建立“试错奖励机制”,鼓励团队快速尝试、快速调整。
几周后,他的产品上线了,虽然并不完美,但首批用户的反馈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优化方向。
他说:“以前我总想一步到位,现在我学会了边做边调。”
案例3:从“孤军奋战”到“团队指挥官”——教练如何帮创业者学会授权
小W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孤狼”。
他总觉得,创业是自己的事,团队只是辅助,所以他什么都想自己来——
- 他不相信员工能做好市场推广,总是亲自改每一个文案;
- 他不放心财务部的账目,每一笔支出都要亲自核对;
- 他甚至觉得,公司的茶水间都应该按照他的标准布置。
“你觉得,你的团队能独立完成工作吗?”我问他。
他说:“他们不行,太不靠谱了。”
“那你觉得,问题是出在他们身上,还是出在你对他们的培养上?”
他沉默了很久,说:“可能是我没给他们机会吧。”
>>> 教练如何破局?——授权与信任机制
在后续的教练对话中,我用了一个经典的教练工具:责任金字塔(Responsibility Ladder),帮助他理清如何逐步授权:
1、告诉并指导:明确告诉团队成员该做什么,并提供详细指导;
2、让他们尝试:给团队成员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完全放手:只提供目标,具体的实现方式由团队决定。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套“信任反馈机制”:
- 每周与团队成员进行一次复盘,讨论他们的工作进展;
-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也不会被指责;
- 在团队会议上,公开表扬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几个月后,小W发现,团队的能力比他预期的强得多。
他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现在我才知道,团队才是我最大的武器。”
教练如何帮助创业者实现目标?核心价值在这里
通过这些案例,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教练的核心价值,不是告诉创业者该怎么做,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答案。
教练在创业者成长中的三大作用:
- 厘清目标:通过提问和工具,引导创业者区分“重要”和“紧急”,帮助他们聚焦核心目标。
- 打破障碍:无论是完美主义、拖延症,还是对失败的恐惧,教练都能通过深入对话,帮助创业者突破心理关卡。
- 激发潜能:教练通过引导创业者建立信任、学会授权,让团队成为实现目标的加速器,而不是负担。

写在最后:创业者的“隐形教练”
创业就像一场长跑,不是靠拼命跑得快,而是靠跑得远。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靠的是激情和拼劲,但越往后,越需要智慧和方法。
而教练,就像是创业路上的“隐形陪跑者”。
他不会替你跑,但会帮你找到方向、调整节奏、激发潜力。
创业不是孤独的战斗,你的目标,也不需要靠“瞎忙”来实现。
如果你正在创业的路上感到迷茫,不妨问问自己: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核心障碍是什么?”
“我还有哪些潜力没有被激发?”
也许,答案早就藏在你心里,而教练,只是帮你找到打开答案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