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民成功戒烟后,三个教练问题助其追求更大的成就感




这是一位烟民朋友,17 岁就开始吸烟,算起来有着 20 多年的烟龄。期间,他曾两次尝试戒烟,都以失败告终。


半个月前,他再次燃起戒烟的念头,这一次,他无比认真。


他想通了,戒烟是为了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能更好地陪伴家人,给家人树立榜样。


为了顺利戒烟,他做了充分准备,拉着爱人陪自己去医院挂了戒烟门诊。然而,医生给出的建议却让他有些失望:


一是,推荐了能帮助吸烟者阻隔尼古丁连接的药物;


二是,推荐了《这书能让你戒烟》这本书;


三是,强调戒烟主要靠意志力,虽没有特别的办法,但可以通过多运动、打赌等技巧辅助;


四是,提醒戒烟得循序渐进。


从医院出来,这位烟民朋友做的第一件事,是点上了一支烟。


这一幕看似讽刺,却无比真实。


不过,他还是遵照医嘱,买了药和书,并给自己制定了戒烟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的吸烟量从 20 多支,逐渐降到 15 支,再到12 支。


可这过程并不顺利,有时出去喝酒,当天吸烟量又会回升到 20 多支。为了减少吸烟量,他甚至把一支烟掰成两半抽,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


尽管过程艰难,他这次铁了心要戒烟成功。




3 7 号,他吃下第一颗药,开始阅读那本书,当天吸烟量降到 11 支。


第二天下午,公司组织封闭学习,要求关闭手机。


学习现场,前辈们分享着满满的正能量,加上严格的学习纪律,他一下午都没抽烟。


晚上 8 点,他继续看书,8 30 分,抽了当天第二支烟。


抽完这支烟,他沉思良久,随后拿着剩下的半盒烟,走到家人面前,果断掰断扔掉,坚定地说:刚才这支烟,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支烟。


那一刻,他亢奋不已,家人听了也欣喜万分,儿子和女儿纷纷鼓掌为他加油。


从那时起到跟我连线,他已超过 72 小时没再抽过烟,言语间充满了笃定,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低沉声音里的豪迈。


戒烟成功本是一件极其困难且了不起的事,可这位烟民朋友跟我连线时,却透着一丝忧伤。


原来,他在戒烟成功后,面临着如何面对昔日烟友的困惑


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不会再抽烟了,这几天的经历,加上那本书,让他的思维和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


一是,对《这书能让你戒烟》99% 的内容深信不疑;


二是,觉得抽烟的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每个烟民都清楚抽烟有害,都想戒烟,只是多数人没找到正确方法。


成功戒烟让步入中年的他获得了新生,他迫切想把自己的感受、经历和经验分享给身边烟友,帮助他们也成功戒烟。


他相信自己能做到的,朋友也能做到。


但他又担心,这样做会让烟友们心里不舒服。即便如此,他还是抑制不住分享喜悦、传递经验的冲动。




:你很想与自己的烟友分享自己成功戒烟体验,这个背后你真实想收获到的是什么?


他脱口而出:获得成就感。他还坦言,要是半年前,有人跟他说 3 天就能戒烟,他肯定不信,还会嗤之以鼻,心里说得瑟什么,等着瞧吧!


:当你还是烟民时,在什么情况下,会愿意听一位戒烟成功的人分享经验


他思索片刻后回答:对方成功戒烟至少两三个月,分享时越是轻描淡写,越能勾起我的兴趣。


话一出口,他瞬间打开了思路,放下了急于分享却四处碰壁的执念。他决定不再急着炫耀当下的戒烟成果,而是默默坚持锻炼身体、跑步减肥,让自己的形象焕然一新。


:现在做点儿什么,能助力你未来将成功戒烟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烟友?


他认真思考后说:每天用照片记录自己的变化,等几个月后,用身体的巨大变化惊艳他们。而且,烟友不主动询问,我不会主动分享,等他们需要时,再提供帮助。


最后,我问他今天谈话结束打算做什么,他表示要先给自己拍张照片留念,然后制定跑步计划,继续减肥。


一个小时的交谈,我真切感受到这位曾经的烟民,从最初戒烟的坚定决心,到戒烟过程中艰难的心路历程;感受到《这书能让你戒烟》对他认知的冲击,以及助力他成功戒烟的强大力量。


同时,也体会到他戒烟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以及想帮助烟友、通过助力他人获得成就感的积极心态。


对话过程中,他换位思考,将注意力重新放回自己身上,明确了当下该做什么、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做。


此刻,他的语气充满能量,也充满对家人和自己的责任感 。




阅读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