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英]本杰明 伯根


20250421083551101.png

大家好,我是薛铁鏻,作为 ICF 认证的 MCC 级教练,在帮助客户拨开生活迷雾、寻找成长方向的过程中,我愈发明白,无论是个人还是他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始终是驱动我们前行的核心力量。而阅读,正是我汲取智慧、加深对生命理解的重要方式。最近,朋友们总催着我分享好书,今天,我迫不及待想把一本极具深度与温度的著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推荐给大家,它的作者是英国学者本杰明・伯根。


本杰明・伯根是一位在认知科学领域造诣颇深的学者,现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任教。他长期专注于语言、思维与认知的交叉研究,凭借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认知语言学、具身认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伯根擅长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与跨学科研究方法,深入探索人类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学术理论的发展,还将晦涩的科学发现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知识,为人们认识自我和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中,伯根更是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融入其中,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探寻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这本书的结构层层递进,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探索之旅。开篇,伯根以一个个直击心灵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我们为何而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们意识到,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并非抽象的哲学命题,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方式紧密相连。接着,书中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阐述我们的身体感知、生活经验如何塑造我们对意义的理解。例如,我们在完成一项艰难任务时获得的成就感,会让我们觉得生命更有意义,这种感受与身体在过程中的努力和大脑的反馈息息相关。


在书的中间部分,伯根深入探讨了意义在语言、文化和社会中的体现。他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差异,展示了意义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同时,他还指出,语言不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更是构建意义的载体,我们使用的词汇和语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书的后半部分,伯根聚焦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和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建议,鼓励读者从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人际关系中挖掘意义,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闪光点。


书中要点众多,其中对 “具身化意义” 的阐述尤为关键。伯根强调,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感知并非来自虚无缥缈的想象,而是扎根于身体的真实体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身体与心灵协同作用,这时产生的意义感最为强烈。此外,书中关于 “意义的社会性” 的观点也极具启发性。伯根指出,我们对意义的理解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情感联结,能够丰富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同时,他还提醒我们,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意义。


这本书与教练学习以及教练工作紧密相连,对教练从业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在教练学习过程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能帮助我们深化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理解。作为教练,我们常常需要引导客户探索自身的价值观和生命目标,而这本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视角。它让我们明白,客户对意义的追寻是一个动态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客户关注身体体验、梳理社会关系等方式,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


在实际教练工作中,这本书的价值更加凸显。当客户陷入迷茫、觉得生活缺乏意义时,我们可以运用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客户回顾过往经历中那些让他们感到有意义的时刻,分析这些时刻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客户发现自己真正在意的事物。同时,通过与客户探讨意义的社会性,我们还能协助客户改善人际关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力量。例如,我曾遇到一位对工作感到厌倦、认为生活毫无意义的客户,在教练过程中,我借鉴书中的理念,引导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个人兴趣的关系,鼓励他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寻找新的人生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客户逐渐找到了工作的新方向,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时的探索乐趣,我在此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本杰明・伯根做了简要介绍。书中还有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等待大家去挖掘。相信每一位读者,尤其是教练同行们,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启示。无论你是在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还是希望更好地帮助他人发现意义,这本书都将成为你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衷心希望大家能抽出时间,翻开这本书,开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之旅。





阅读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