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曼“戏剧三角”|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你正在扮演哪个角色?



作者:随风


人,终其一生都处在关系之中,也常常陷入“戏剧三角”的角色冲突循环。


想跳出戏剧三角,首先需要识别戏剧三角,要实现赢家剧本,需要持续的自我觉察和练习。

什么是戏剧三角?


Coach8入门班课程中,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师用工作、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讲解卡普曼的戏剧三角


在一个事件中,通常有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会随着互动的进行而动态转换,导致冲突不断循环,难以解决。


举个例子:


甲:我头好疼呀,可是还有那么多活儿没有做完。(受害者)


乙:我来帮你做吧!(拯救者)


甲:太好了,谢谢呀,我昨天还有一堆活儿没做完,你也一并帮我做了吧。(迫害者)


乙:(沉默)


甲:怎么啦,多帮少帮都是帮,你就捎带着做了吧。(迫害者)


乙:(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你这人怎么这么贪!(迫害者)


甲:(很伤心地)我怎么贪了,不就请你帮个忙嘛!(受害者)

跳出戏剧三角


想跳出戏剧三角的剧本,需要有不断的自我觉察——


先识别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再用中正、认可、欣赏、接纳和尊重的心态对角色进行正面安抚,从而实现赢家剧本。


如果剧本中角色得不到正向安抚,只有负向安抚,就导致双输、多输的输家剧本。


如果没有安抚,最终会Game over

教练的自我觉察


教练是三分助人、七分助己,底层能力的基石就是自我觉察。


教练不入戏剧三角,使用 OK模型 ,教练能够识别出剧本角色的邀请,不入剧本或者跳出剧本。教练的作用就是陪伴教练伙伴获得赢家剧本。


加入Coach8社群有3个多月,通过理论学习和MC练习,我觉察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傲慢、不服和担心,发现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未曾觉察过的执念。


当然,除了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也学会了给自己嘉许。


教练式对话应用到家庭场景,家里的气氛围明显温暖了许多。

如何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培养自我觉察能力,首先就是自我反思,识别自己在与人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内心动机,如果感到愤怒或被冤枉时,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是否在逃避某些责任?


留意自己在冲突中的行为模式,如果你总是试图帮助他人,却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就是在扮演拯救者角色。



明确自己的边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解决问题,可以避免陷入戏剧三角的循环冲突,建立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阅读 103